夏朗暑气盛,蝉鸣荷香浓。在烈日炎炎与绵绵阴雨互相交织的暑假,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各科研团队热情不减,认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始终奋战在科研一线,并取得丰硕成果。
1. 团结协作、勤耕不辍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共有7个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校科技创新团队,各团队在暑假期间,发挥团队优势,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在各自领域和方向上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的科研创新实验,营造了团结奋进、勇于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与防控研究创新团队”是由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鸢都学者特聘专家宋宁宁教授带领的一支年轻有活力的科研创新团队。暑假期间,该团队面临着一次充满挑战、工作量极大的实验任务:一天内完成160只小鼠实验。如此一次性大规模的实验不仅需要每个人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技术,还需要团队成员间的紧密协作与默契配合。当清晨五点第一缕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时,无论是运筹帷幄的宋宁宁教授,还是沉稳干练的骨干教师,以及充满激情的研究生们,参与该实验任务的每一位成员就都精神饱满的到达了实验室,都准备好投入这场“战斗”中。更令人感动的是,许多留校的本科生得知实验需求后,也纷纷主动请缨,为本次实验贡献一份力量,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验按期顺利完成。像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各团队秉承“科研不放假、学业不放松”的精神,在炎炎夏日,热情似火,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确保科研工作的连续性,稳步推进实验设计、样本采集、数据分析、文章撰写等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2. 分享交流、互学互鉴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各团队组织骨干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并进行汇报交流,展示各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升学院科研工作在国内的影响力,通过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学习科技创新经验和理念,进一步开拓科研思路,促进学术创新,提升各团队科技创新水平。暑假期间学院师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交流近60人次。高志芹教授带领学院骨干教师和研究生15人参加了第九届中国转化医学大会暨中国精准医学大会,与全国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和企业界人士同时交流科技创新成果,分享成果转化落地经验。孙同毅教授团队积极与当地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对接,就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入探讨和交流,并达成了合作意向。王国辉教授参加了首届黄河流域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与沿黄九省区高校专家共同研讨生物制药专业建设和黄河流域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学院6名师生参加了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力学大会,4研究生参加了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2024年暑期研究生论坛,……。
3. 总结成绩、收获硕果
暑假是勤耕科研、奋战实验的时节,也是总结提升、收获成果的时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成果导向,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利用暑假时间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用成绩激发科研奋进力量。各团队在前期科研工作的基础,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学术论文,申请国家专利。收到杂志社审稿意见的论文,团队成员认真修改存在的问题、补充完善实验项目。暑假期间学院师生共接收录用或在线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撰写完成并投稿科研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6项。